Posts

信徒的足跡:第一章:聖城陷落

信徒的足跡   第一章  聖城陷落 Per Fidem Intrepidus 老人戰戰兢兢的站在兩行衣衫不整、蓬頭垢面的士兵中央,渾身不自在。騎著白駱駝向他走近的將領,身上披著骯髒的袍服,溫文地問眼前的老人,哪裡是所羅門的聖殿。 老人馬上為他引路。眾人來到聖殿後,將領嘆氣道:「狀況真糟糕呢!來人!馬上清理這些廢物和碎石!」 老人有點驚訝,輕輕問將領:「這個聖殿是由猶太人的先王所興建的,但它對你們有什麼特別意義嗎?」 將領回答:「我們的最後一位先知穆罕默德,曾經來到這個聖殿外邊,升天謁見往日的一眾先知。穆罕默德帶領我們認識阿拉,而我們作為穆斯林,也將會帶領世界認識伊斯蘭。」 待了一會,老人遵照穆斯林將領的要求,帶領眾人參觀聖墓教堂 ( Church of Holy Spulchre) 。 期間, 兩人談論神的奧秘 –– 老 人是耶路撒冷的教長 ( Patriach) ,地位崇高,是東正教的宗教領袖。他驚覺身邊的外族人,居然信奉同樣的宗教!只不過,這些穆斯林的教義太過簡單了,感覺上伊斯蘭教是東正教的簡化版本。 忽然,將領說:「禱告的時間快到了,你可以為我找一個合適的地點嗎?」 「這裡是教堂,不就是很好的祈禱地點嗎?」 將領說:「要是我在這裡跪下來祈禱,恐怕這座教堂將會變為我們的聖地。」 老人不太懂他的意思,但是也不敢追問,因為眼前可是耶路撒冷的征服者啊!說錯了說話,或有殺身之禍呢!老人想了一想,說:「我們一起到外邊看看吧!」 最後,他們在教堂 的 庭院停下。這位率領穆斯林征服了耶路撒冷的將領,其實是穆罕默德的繼承人 ( 又稱哈里發 ) 奧馬爾 ( Omar) 。至於他所跪下來祈禱的地點,不久果然矗立了一座清真寺。 這一年是公元後 637 年。信奉伊斯蘭的阿拉伯人從東正教羅馬人手上奪取耶路撒冷後,無意中為日後的宗教爭紛埋下伏筆。 帝國的沒落 對基督教世界而言,耶路撒冷陷落 (637 年 ) 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衝擊。拜占庭帝國 ( 又稱東羅馬帝國 ) 更加難以接受這個打擊,但是稍為有些理智的人,其實早已猜到這個無可避免的結果。不久前,拜占庭帝國經歷了長達 26 年的戰爭 (602 至 628 年 ) ,雖然擊敗了強勁的對手波斯帝國 ( 薩珊王朝 ) ,但是元氣大損,缺乏兵力和財力去對抗

前世與今生:以巴和平的死結

Image
    剛過去的星期二,以色列向加沙唯一發電設施進行猛烈轟炸,試圖迫使哈馬斯停火。(網絡圖片) 一向喜歡「反轉」全世界的美國總統特朗普,於今年5月14日決定將駐以色列大使館由特拉维夫(Tel Aviv)搬遷至耶路撒冷,再一次將以巴衝突帶上國際舞台之上。不過,美國這一次並非幫忙促成和解,而是加深雙方的緊張關係。 一方面,以色列總理班傑明·納坦尼雅胡(Benjamin Netanyahu)為特朗普的決定深表感激,而另一方面,加沙武裝分子向以色列發動氣球攻擊,引致加沙的邊境封鎖進一步被以色列收緊。鎂光燈下,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死結再次受到國際關注––到底誰人最能夠解開雙方的死結?   在特朗普全面支持下,以色列右翼利庫德集團有走向全面極右化的趨勢,甚至指稱以色列是猶太民族的國家(然而以色列公民中有20%並非猶太人)......情況令人更加擔憂。(網絡圖片) 巴勒斯坦:內鬥和積弱 自以色列在1948年立國後,巴勒斯坦一直處於亡國狀態。雖然巴勒斯坦名義上擁有加沙和西岸這兩個地區,同時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,但是內外問題多多:首先,法塔赫(Fatah)和哈馬斯(Hamas)各自佔據西岸和加沙,兩個組織分別宣稱自己代表巴勒斯坦,拒絕合作組織共同戰線(雖然雙方一直有嘗試達成和解,但是成效不大);同時間,法塔赫與哈馬斯同樣出現內部派系鬥爭,削弱了各自的政治實力。 相對之下,法塔赫願意承認以色列為國家,雖然獲得西方的支持作為巴勒斯坦的合法政府,但是部分立場激進的巴勒斯坦人非常不滿,尤其是家鄉在現今以色列國土的巴勒斯坦難民。哈馬斯的激進立場,一度得到廣大的民意支持,但是他們同樣無力改變現況,組織也逐漸變質。 事實上,法塔赫和哈馬斯的管治基本上已名存實亡:巴勒斯坦的兩個地區(加沙與西岸)和首都,一直以來都受到以色列的直接或間接控制。   2007年期間法塔克與哈馬斯為爭奪加沙控制權而發生嚴重武裝衝突,雙方達600人死亡,有消息甚至指法塔克要求以色列 協助攻擊哈馬斯 。最後法塔克失利,被迫撤出加沙。(網絡照片) 加沙 :以色列於2005年撤出加沙後,哈馬斯大部分時間統治此地。視之為恐怖組織的以色列向加沙實施經濟封鎖,希望可以透過貧窮問題來扼殺民間對哈馬斯的支持。因此加沙的失業率高達40%以上,大量市民活在貧窮

前世與今生:聖戰的幽靈

Image
  近來以色列受到一系列神秘攻擊:巴勒斯坦武裝份子以綁上炸藥的風箏和氣球,然後借助風向,穿過加沙和以色列的邊境,攻擊以色列南部。目前以色列政府宣稱6,400英畝的森林和農田受到破壞,損失金額達數以萬計。作為報復,以色列決定關閉加沙的貨櫃出入口Kerem Shalom,只容許「 人道物資 」(如食物和藥物)通過。   哈馬斯在新一輪攻勢中,不但用氣球燃燒彈和風箏彈,連大疆無人機都開始用上了。(網絡圖片)  部分讀者或會記得,2000年至2010期間,加沙多次有武裝分子向以色列發射火箭,觸動以色列防衛軍開火反擊,甚至數次進軍加沙。如果有仔細留意新聞,或會記起「哈馬斯」(Hamas)這個恐怖組織的名字。為什麼巴勒斯坦人會心甘情願服膺恐怖組織哈馬斯的管治?巴勒斯坦不能立國,是不是他們自作自受呢? 和平幻影:奧斯陸協議 1993年的一則突發新聞:以色列總理伊扎克·拉賓(Yitzhak Rabin)與巴解組織(以下簡稱PLO)主席亞西爾·阿拉法特(Yasir Arafat)簽署奧斯陸協議(Oslo Accords),終於為長達100年的以巴衝突劃上句號。 恐怕各位要失望了:在協議上劃上句號很容易,但是現實中,不是書寫一份協議就能化解往昔的恩仇。痛失親友和家園的以巴居民,豈能夠輕易互相原諒?   左圖為阿拉法、佩雷斯及拉賓領取諾貝爾和平獎的情況,右為拉賓被行刺時仍然袋在衫袋內的集會講辭。以巴奧斯陸和平營協議。作為第一次巴人起義時的以國防部長,拉賓仍是支持對巴人作鐵腕鎮壓,幾年內就180度大變。唯一可以解釋的是,這是基於後冷戰時代的現實政治考慮。(網絡圖片) 事實上,拉賓和阿拉法特兩人也不是誠心希望達成和解:兩人只不過是玩玩政治遊戲。以拉賓為例,他主要是希望與巴勒斯坦達至某程度的和解,作為日後與約旦簽署和平協議的基石。 至於阿拉法特,他的動機 似 乎 是因為走投無路而決定孤 注一擲 ,希望以巴和平能夠為他重建聲威。換言之,他只不過是希望和平協議能夠確保巴勒斯坦國將會由他所領導的PLO管治。 PLO全名為巴勒斯坦解放組織(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),建立於1964年,實質由埃及控制(因為埃及希望巴勒斯坦能夠成為自己的附庸國)。然而,1967年的六日戰

前世與今生:無止境的佔領時期

Image
自1920年至二次大戰結束,英國接手管治巴勒斯坦,發現問題遠超預期,根本沒可能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(即此文的巴勒斯坦人)達成共識,於是索性將問題拋給新成立的聯合國。到了1948年,以色列以武復國,並將近半巴勒斯坦人口驅逐離開 – 也許這是成功解決了以色列國內的人口結構問題,但是兩個民族紛爭自此就再無迴轉餘地。本文會簡單介紹 英國託管時期與以色列佔領時期的情況,亦會探 討 猶太人如 何 陷入中世 紀 十字軍的極 端 思維。 英國的管治 (1920-1947) 前文提到英國政府與阿拉伯人、法國人及猶太人分別許下「承諾」,但最後發現無可能兌現所有承諾,於是以自身利益為先( 賽克斯 - 皮科 協定 ),在中東地區建立新的殖民地,同時以「託管地」(Mandate)作為包裝。   英國巴勒斯坦託管地的徽號。(網絡圖片) 1920年,最高戰爭委員會(Supreme War Council)批准英國在巴勒斯坦建立託管地(Mandate);到1923年,英國的託管權獲得國際聯盟(League of Nations)正式承認。巴勒斯坦被歸類為第一等託管地。根據《國際聯盟盟約》第22條,第一等託管地: 「達到了基本上以獨立國家存在,但亦要臨時接受由託管國所提供的行政建議和協助,直到可以完全地獨自生存。而託管政府的主要決策亦應該以當地群眾的期望為主要考慮角度。」 所以,即使英國成功以「託管」的模式殖民巴勒斯坦,但是它依然需要遵從國際聯盟的指令,輔助巴勒斯坦成為獨立國家。 對於什麼是「獨立國家」,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當然有不同的意見。英國面對兩難,奉行兩個管治方針: 「無為而治」(針對猶太人)以及「分而治之」(針對阿拉伯人)。   巴勒斯坦託管地最初包括約旦,1921年時外約旦託管地被分離出來,並由阿卜度拉親王作為名義領袖。兩個託管地以約旦河及死海為界。然而,1948年的以色列建國戰爭中,約旦接管了約旦河西岸及東耶路撒冷部分地區(原為巴勒斯坦人地區),直到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。這事件亦間接導致約旦國王阿卜度拉於1951年被巴人刺殺。(網絡圖片) (1) 無為而治 首先,英國設立顧問委員會時,沿用鄂圖曼帝國的制度,以宗教分類來劃分議席,明顯偏袒人數較少(只佔總人口10%)的猶太人,給予他們30%的議席。只要

通往天國與地獄之路:一次大戰與三個願望

Image
斐迪南大公伉儷被行刺前最後照片。斐迪南大公行刺案所觸發的連鎖效應,最終令聯盟制度所帶來的恐怖平衡全面瓦解,之後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。其結果是歐洲以至世界原有秩序全部重新洗牌。(網絡照片) 自奧匈帝國的法蘭茲·斐迪南大公(Archduke Franz Ferdinand)遇刺後,一連串的事件有如化學反應般,引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。英、法、俄為首的協約國為了包圍德國與奧匈帝國所領導的同盟國,嘗試拉攏鄂圖曼帝國加入協約國,但到了 1914年11月,鄂圖曼帝國最終決定加入德國陣營。 同時間,英國與法國在歐洲的西線毫無進展。雖然兩國的軍力總數超過德國,但是他們還未認清一個重要的事實:大大提高精準度、射程及火力連續性的槍械與火炮非常有利於防守。換言之,進攻只會造成巨大的損失。 (註:200年前的拿破崙戰爭中,衝鋒陷陣是公認的「美德」,但是當時武器的精準度和射程仍然有限,不時出現近身肉搏戰 - 體力、勇氣和打鬥技巧等等都可以是一決勝負的因素。1815年後,不少將軍參考拿破崙戰爭時,誤以為進攻就是最大的取勝之道,忽視了軍武科技的演變,舊時代的戰爭公式未必再適合。近例包括美國南北戰爭和普法戰爭。) 機槍第一次使用是在南北戰爭及普法戰爭,但仍非決定性武器。日俄戰爭是兩支現代化軍隊對疊中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機槍的。著名的旅順"203高地攻防戰"充分顯示了步兵在機槍陣地面前的無力。是役日本陸軍第三軍司令乃木希典只在經過簡單火力覆蓋後就對203高地發動五次強攻,結果每次都被俄軍的機槍陣地擋下,一星期的圍攻中超過20,000名日軍陣亡。可惜歐洲列強的陸軍似沒有重視這場戰役反映的現實。(左圖為俄軍使用的馬克泌重機槍,中圖為203高地照片,右圖為日軍進攻後收回的屍體......) 英國第一海軍大臣溫斯頓·丘吉爾(Winston Churchill)決定派軍登陸加里波利半島,一舉擊敗有「東亞病夫」之稱的鄂圖曼帝國。結果,「東亞病夫」的表現比英國人想像中強,而英國也因為指揮不當而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傷亡。儘管澳洲與新西蘭的士兵英勇奮戰,但是整場軍事行動還是失敗收場。 巧合地,加里波底之戰亦間接影響另一個國家的走向:作為是役鄂圖曼帝國軍的年青前線指揮官,穆斯塔法.凱末爾上校在前線的死守及反擊,令協約國軍的登陸部隊一直被壓制在加里波底半島一角,無法突

通往天國與地獄之路 民族主義的火花

Image
  1910年代時,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普遍住在高地的市鎮中,沿海低地則較容易成為移入的猶太人的聚居點。這可說是鍚安主義者能初步立足的 主因 。(網絡圖片) 1915年,鄂圖曼帝國正式參戰,加入了德國與奧匈帝國為首的同盟國後,下令境內猶太人必須成為土耳其公民,否則可被驅逐出境。成為公民不單單需要交稅,也有機會被徵召入伍——在土耳其當兵與死刑沒有太大差別,尤其是屬於少數族裔的士兵待遇極差。不少定居於巴勒斯坦境內的猶太人不願意屈從,一批接一批的離開了。 大衛·本-古里安(David Ben-Gurion,後來成為第一任以色列總統)認為堅守以色列之地是猶太人應有的義務,於是盡可能迎合鄂圖曼政府的要求。然而,1915年,他還是被驅逐出境。本-古里安向馬上找來他的一位阿拉伯朋友Yahya Effendi。本-古里安提起此事後,萬萬料不到他朋友如此回應:「作為朋友,我很抱歉,但作為阿拉伯人,我很高興。」這時,本-古里安明白,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已經難以修補,亦將會成為錫安主義的障礙。   以色列國父本.古里安。不過他同時是猶太人抗爭中的恐怖攻擊主要策劃者。(網絡圖片) 也許不少猶太人會有這個疑問:錫安主義不同於一般的殖民主義,沒有派軍入侵或鎮壓,也沒有強佔土地或資源。為什麼阿拉伯人不歡迎我們?錫安主義明明是猶太人自強不息的象徵,為什麼會影響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關係呢? 這個議題當然離不開經濟和社會等因素——顯然,猶太人沒有清楚考慮他們大量湧入,為巴勒斯坦帶來甚麼的問題。換言之,他們沒有從阿拉伯人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。若要深入明白原因,要先約略知道巴勒斯坦的地理:   巴勒斯坦地區地理。聖經會告訴你猶太人離開後,這裏不再是流奶與蜜之地,要等以色列人重新建國時才會回復綠草如茵。不過現實很明顯不是這樣。千多年來,巴勒斯坦人同樣在這土地上深耕細作,草原還是草原,耕地還是耕地,沙漠還是沙漠……(網絡圖片) 巴勒斯坦地理 位於地中海東邊的巴勒斯坦屬於近西亞一的帶範圍之內。以歐洲的角度看,這是近東(Near East),但一般大眾會把此範圍歸納於中東(the Middle East)。 由西至東看,巴勒斯坦可以劃分為三部分:接攘地中海的西邊是沿海土地,包括不少中世界十字軍時期的著名城市,如阿克里(Acre)、雅法(J

通往天國與地獄之路:阿拉伯民族主義抬頭

Image
  全盛時期的鄂圖曼帝國曾衝進歐洲的中心地帶,並常和中歐列強交手。圖為鄂圖曼騎兵和波立聯邦著名的翼騎兵交手的畫作。(網絡圖片) 鄂圖曼帝國始於1284年,奧斯曼一世(Osman I)掌權,成為土耳其人的首領。1300年,鄂圖曼帝國征服中東大部分地區,然後再逐漸擴展至北非及南歐。1453年,鄂圖曼帝國攻入君士坦丁堡,歐洲大為震驚,但(對西歐而言)幸好鄂圖曼帝國未能於1683年攻克維也納,此後沒有再朝西歐進軍。 1516-17年,鄂圖曼大軍在三場戰役中擊敗馬木留克王朝(Mamluk Sultanate),佔領了敘利亞、巴勒斯坦、約旦、黎巴嫩以及埃及。當阿拉伯半島也選擇投降時,一度是穆罕默德的戰士的阿拉伯人,一一臣服於鄂圖曼土耳其人。   19世紀在奧圖曼帝國境內生活的猶太人。雖然生活及文化受限制,但猶太人很快就成為帝國內的富裕階級。 鄂圖曼帝國的制度 鄂圖曼帝國集中鞏固權力,設都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,但改名為伊斯坦堡;以伊斯蘭教(遜尼派)為國教;蘇丹(Sultan) 則為最高領導人,擁有絕對的軍權,並以下列四點作為治國方針:(1) 擴展;(2) 傳教(伊斯蘭教);(3) 繁榮;(4) 穩定。 所有帝國內的居民不論什麼宗教、種族、工種或財力,都要尊敬及忠於蘇丹,亦需要交稅換取軍事保護。 鄂圖曼帝國以米利特(millet)來劃分社會。米利特是行政單位,以宗教為基礎,有自己的內部法律和(名義上)行政權力。每一個米利特都有某程度上的自治權,但最高權力仍然在蘇丹手上 - 必要時,蘇丹的決定可凌駕一切。 在鄂圖曼帝國統治之下,巴勒斯坦極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大馬士革的行政範圍以內,直至1888年,巴勒斯坦分為薩盧斯(Nabulus)及阿克里(Acre)兩區,分別隸屬貝魯特(Beirut)省及耶路撒冷自治區。   各種不同宗教的米拉的主要分佈。Juif 即猶太人的法文.......(Wiki 圖片) 鄂圖曼帝國的衰落 自18世紀,鄂圖曼帝國的管治逐漸失效,科技和學術發展亦比不上歐洲,國力自然開始走下坡。到了19世紀,希臘和埃及爆發獨立戰爭,進一步削弱鄂圖曼帝國的國力和威望。西歐列強亦看準時機,開設貿易港口和展開傳教活動 - 自耶路撒冷王國滅亡後,阿拉伯人與歐洲人再次互相接觸。 對